东中西互动战略视角下的海西区发展定位研究

课题组

    注:该文系福建省委政研室/省发改委“关于若干发展重大问题研究”项目:“十一五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定位与发展进程若干问题研究”的成果部分摘要,发表于 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6,(10)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发展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并对区域发展做了新的战略部署。在“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总体战略基础上,提出了“东中西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海峡西岸”概念也首次进入了规划建议中。五中全会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定位提供了新的导向,为选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突破口带来了机遇。

一、全国主要经济区与福建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态势
(一)全国现有经济区格局

    经济区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系统。从“六五”到“十五”间,我国实行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八十年代,全国划分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实行沿海发展战略,建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带动了整个东部沿海发展。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国家通过“九五”、“十五”计划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东部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区域发展迅速;九十年代末,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家又先后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刚刚结束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东中西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我国由东向西分梯度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战略做了重大调整。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已经开始出现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重大转折。全国逐步形成了9大特征明显的经济区格局:以广州、深圳等城市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北京、天津等城市为中心包括河北的京津冀经济区;以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为中心的东北经济区;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经济区;以重庆、成都等城市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以西安、兰州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部生态经济区和闽东南经济区。

(二)福建周边经济区发展动向
    福建周边的主要经济区域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和台湾地区,这些经济区域的发展,对福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建影响最大、最直接。(周边四大区域经济板块比较 见P27表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一五”期间,以江浙沪三省市为合作主体和更高行政级别的经济合作交流模式将推行,安徽省参与打造泛长三角更具可能。“十一五”规划突出节约型理念,改进经济增长方式;继续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城市本身的差异化发展,带动产业的差异化发展;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培育和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率先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体系。
    珠三角:向更高层次发展。由于区位优势有所减弱,“十一五”期间,将以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区为取向,加大两翼和山区发展力度,大力拓展经济腹地,但由于港澳制度与内地的差异以及各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分歧,泛珠三角发展的障碍不小,仍处于加快发展、夯实基础阶段。产业方面,规划建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化的制造基地,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区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中部地区:创新发展。“十一五”期间,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六省的中部地区将继续与长、珠、闽保持良好的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其在农业基础、工业布局、资源禀赋方面的优势,坚持“突出特色,整合资源,连同推进”的原则,围绕“一个城市群、两大经济带、三大平原农业、四大高新产业、五大支柱产业”的总体布局,重点实施产业链战略、城市群战略、物流网战略和大市场战略,最终实现中部区域的创新发展。
    台湾地区:低度增长。未来五年内,经济将保持低度增长趋势,至2010年总体经济规模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扩大50%,总量上继续排名世界第20位左右;结构变化上,将向技术型与服务型产业演化,至2010年达到发达地区的中等水平。但这种低度增长的局面是建立在两岸经济关系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服务业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轻型加工业以及技术型装配业继续向外转移,并利用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相对的经济优势向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等多功能的区域性营运中心发展。 
    在几个周边区域经济板块中,福建的经济总量最小,仅为珠三角的一半。福建夹在长珠两大经济区之间,与两个三角洲相比,区内经济有明显落差,但民营经济比较活跃,外资企业多,一些行业具有比较优势,既能互利互补,也有竞争压力。海峡东岸的台湾,尽管由于政治因素上的限制影响了两岸经济的合作与交流,但两岸经济的互补性和不可割裂的两岸交流与联系,决定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对东部沿海特别福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腹地的中部各省份,虽然由于经济联系还不是很紧密,还不是严格意义的经济区,但与福建有很强的资源互补性和产业互补性,加强与中部经济区的协作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经济纵深与寻找腹地依托的战略需要。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定位
(一)动态把握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

    经济区是个动态的概念。经济区与行政区不同,行政区的边界是比较确定和清晰的;经济区的边界是相对和模糊的,它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凝聚力和辐射力越大,其发展的空间就越大。
    经济区的形成是个动态的过程。对经济区要有科学的判断,前瞻性、战略性的规划。要把福建的发展置身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中,不仅要把福建的发展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相联系,还要进一步把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海峡经济区的构建结合起来。同时,要把发展定位细化为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今后五年是福建加快经济发展,确立海峡经济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地位、确立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地位的关键时期。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而言,关键取决于海峡的区位优势的发挥;取决于以港口为主的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和成本的比较优势;取决于产业的集聚与带动力和城市经济圈的吸引力;取决于政府提供的软环境支撑。要围绕对台优势、港口优势和外向带动优势,适时调整完善发展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通过各阶段的努力,不断扩大经济区的结构和功能,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海峡经济区的发展。
(二)确立海峡经济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地位
    海峡经济区是“一国两制”框架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新设计。其真正意义在于以经济为纽带,在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建立一种互利双赢的经济合作关系,实现两岸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同时,可以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把台湾及台湾海峡的整体发展纳入整个国家发展规划,填补规划空白,完整经济版图。
    海峡经济区是由海峡东岸的台湾和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所形成的区域。海峡经济区的构成虽然还存在政治因素的限制,但客观存在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决定了其形成的必然性。海峡两岸深厚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关系,是两岸推进经贸合作、交通联系、旅游合作、农业合作、文化交流和载体建设等的基础。
    从两岸经济总量看,2002年的海峡经济区生产总值为28593亿元,长三角经济区为19124亿元,珠三角经济区为9565亿元,环渤海经济区为6552亿元,海峡经济区居首位。
    从两岸经济互补性看,海峡东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本积累较多,科技产业基础较好,市场营销及管理经验丰富,但市场狭小、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高,一些已经或正在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需要退出;海峡西岸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充足,市场空间较大,但资金不足,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需要新的产业进入,海峡两岸有强烈的对接互补需求。
    从两岸发展潜力看,闽台两岸经济发展差距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10缩小为1∶4。福建正积极构筑以沿海中心城市、城市经济圈为依托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将形成一个新的增长极。
    从两岸产业对接看,海峡两岸处于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但闽台产业结构升级是海峡经济区产业合作的共同核心。
    从两岸经济一体化看,通过构筑海峡经济区,将海峡西岸的经济特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与东岸自由贸易港区、加工出口区、科学园区对接,按照构建共同市场的需要,加快构建两岸经贸合作载体,将CEPA措施扩大到海峡两岸范围内,形成两岸更加紧密的经贸协作机制、沟通协商机制。
    以海峡东岸的台湾、西岸的福建为主体的海峡经济区,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中国又一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成为中国沿海四个经济区竞争与合作、对接与承接、连片与互动发展的区域;将形成中国东南沿海大金三角经济圈: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两江一海”(两江指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一海指海峡经济区)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成为中国最大、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域,从而确立海峡经济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地位。
    福建从战略上考虑,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实际上就是着眼于海峡经济区,目的是立足自身,谋求合作,着眼长远。只有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迅速崛起,才能更好、更充分地与海峡东岸的台湾实现经济合作,推进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三)确立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地位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地区,包括浙南、粤东、赣东南三省部分地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体现了福建对全国区域发展大局的科学判断和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科学定位。通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进一步整合、协调和优化周边地区经济资源,拓展沿海港口经济腹地,将产生1+3>4的经济效应。
1、拓展与周边地区协作
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福建与浙南、粤东、赣东南区域经济协作,增强协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加速省际间经济的融合,带动、扶持边界市(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增进区位互补性。我省具有对外开放、港口资源等优势,而内陆边界省份、市(县),具有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开展省际、周边地区经贸协作,促进沿海与内陆地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强化省际之间区位互补、共同发展。
    ——增进资源互补性。福建地域相对狭小,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相对贫乏,开展区域经济协作,既能有效地调配区域性粮食、煤炭、电力资源,解决资源短缺,形成联系更趋密切的经济发展协作体,也为各协作区域资源转换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增进产业互补性。以市场为导向的区域经济技术协作,鼓励产业、企业之间开展双边、多边经贸交流活动,能有效地收集协作区域产业投资、科技人才、资本运作、项目拓展、市场商贸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吸引和促进更多的生产要素与我省优势品牌、优势企业结合,既为我省吸引周边、省外投资创造条件,也为我省服装、鞋帽、建材、食品、商贸等传统产业到周边地区投资,开拓市场创造条件,实现沿海与周边地区互动发展、双赢。
2、拓展海峡西岸经济区辐射功能
    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福建经济腹地相对狭小、市场容量不大、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配套不完善。拓展我省经济腹地,加强福建沿海与山区、周边地区经贸协作,是拓展我省沿海港口腹地功能的必然要求。
福建省拥有良好的深水岸线与港口资源,厦门港、福州港是我国重要的主枢纽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全国第七位和第十位。目前已建成或即将建设的同三、京福、龙(岩)长(汀)、宁(德)邵(武)、泉(州)三(明)等高速公路网,以及温福铁路、福厦铁路、漳汕铁路、向莆铁路、龙赣铁路、横南铁路、梅坎铁路等铁路网,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以港口为起点,以公路、铁路为主干道,连接两个三角洲,辐射江西、湖南、湖北等内陆省份的现代交通网络。
    ——拓展内陆地区经济腹地。重点是推进“内联”,以江西、湖南、湖北省为重点,加快厦门港、福州港建设,构筑厦门——赣州、宁德——上饶等地出海通道,依托以厦门市为龙头的闽粤赣13地市经济协作区和以福州市为中心的闽浙赣皖14地市经济协作区,把我省经济腹地延伸到内陆省份,使我省成为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构筑沿海内地产业联动带。要重点建设四条山海协作产业联动带:一是厦门——漳州——龙岩——上杭——连城——长汀产业联动带,向西联接赣州等地,拓展厦门经济腹地;二是福州——南平——三明——邵武产业联动带,向北联接南昌等地,拓展福州经济腹地;三是泉州——三明产业联动带,向西联接江西石城、吉安、湖南长沙等地,拓展泉州经济腹地;四是宁德——松溪——浦城产业联动带,向北联接浙江丽水、安徽等地,拓展三都澳港口腹地,带动闽东、闽北经济发展。 在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着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1)建设首位度较高的经济中心。经济中心由福州、泉州、厦门、温州、汕头等沿海中心城市构成,经济支点由宁德、南平、三明、龙岩、漳州、赣州、梅州等山区中心城市构成,形成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厦门为中心的厦门湾、泉州为中心的湄洲湾、汕头为中心的韩江口、温州为中心的瓯江口城市经济圈,分别辐射与带动闽东北、闽西北、闽西南、浙南、赣东南、粤东区等地区经济的发展。(2)建立中心城市与腹地内在经济联系圈。以福建沿海地区为中心,形成联结浙南、粤东、赣东南地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经济腹地的带动作用更强大的密集区。
    福建要突出沿海港口优势、外向带动优势、台海的优势,加强与两大三角洲、周边临界省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及时确立以“跨越海峡,国际中转,打通中部,边界崛起”为核心的“东出西进”战略,增强区域联动发展、互补发展,形成南接北联、承东启西的比较优势和“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对外开放、服务全局”的基本态势,确立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地位。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进程的战略突破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东中西互动”战略,给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呼应这一战略,福建在南接北联、承东启西的周边区域战略中,要把“东出西进”区域战略凸显出来,放在优先突出位置:跨越海峡,打好海峡牌;发挥海的优势,建设国际中转港,推进国际化。打通中部,突破山的阻碍,向江西、湖南、湖北等纵深腹地延伸;促进海外、台湾和福建沿海经济向内地的拓展和互动,带动福建边界地区崛起。
    通过“东出西进”战略的实施,形成以福建为主体的要素有效流动和聚集的东西向“虹吸流”,扭转在南北互动合作中的被动局面,争取战略全局的主动权。这是攸关福建确立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大事,是关系福建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一)东出:跨越海峡 国际中转 
1、跨越海峡

    海峡西岸经济区最终能否形成并与东岸的台湾共同组成海峡经济区,确立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增长极,关键在于能否“跨越海峡”,与台湾在交通、资源、产业、市场等方面实现最大程度的整合、分工与协作。在对台方面,福建有着独特的优势,要在跨越海峡,促进两岸合作的一些重大领域中取得突破。建设海峡两岸交通运输直接通道,加大与台湾以及“两门两马”的直航,促进金厦大桥的建设规划,推进“北京—南昌—福州—台北、昆明—赣州—厦门—台北”两条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及台湾海峡隧道的前期工作。在构建两岸自由贸易区,建立共同市场方面,先行探索、试点。要进一步推进两岸电子信息业、汽车业等产业的合作,把农业、旅游等作为两岸更大范围和更深入合作的启动点。在沿海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区,以进一步形成与海峡东岸的合作与对接。
 2、国际中转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一个具有全球性资源配置功能的国际中转港,能使福建在全国经济区域格局发展中取得一个战略主动和有利位置,有利于东出,跨过海峡,进入东海、太平洋,连接世界各国。
    建立国际中转港是大陆走向国际化的迫切要求。目前,大陆还没有一个国际中转港。长三角、珠三角有两个物流量规模较大的集装箱运输港口(上海、深圳港吞吐量已进入世界前五位),但由于缺乏一个国际中转港,导致大量的货源外流。海峡东岸,有吞吐量居世界前10位的国际中转高雄港,虽陆地腹地不大,但和欧洲、非洲、南亚、东南亚至日本、北美、南美西部实现了双向海运的货运中转,国际中转箱量在本港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已达到53%。这些港口产生了巨大的“虹吸”作用。台湾海峡是国际货物运输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每天平均过往大型货船200百多艘,几乎没有1艘往福建停靠,原因就在于我省没有一个深水港口具备停靠大型货船实现国际货物中转的条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现,必须至少建设1个世界级的国际中转港口或集装箱运输港口。
我省深水港资源居全国之首,但目前港口中转业务与国际大港还存在很大差距,不仅还没有一个沿海港口吞吐量进入全国前10名,全省港口的吞吐能力加起来还比不上一个宁波港。20年前,我省湄洲湾被国家交通部列为四大国际中转港之一;20年后,其他三个都发展成为吞吐量超亿吨的大港,深圳还成为世界排位第五的集装箱大港,只有湄洲湾开发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当前的规划重点是发展厦门港和福州港,但从港湾条件分析,只有湄洲湾和三都澳湾具备未来实现世界级港口的条件。
要把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利用好福建巨大的港口优势,与海峡东岸的高雄港、基隆港协作,相互竞争,共同打造海峡经济区现代化港口,成为加强两岸合作交流、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门户”,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我国国际中转港。重点是以建立国际中转为主攻方向,整合湄洲湾南北两岸为一个完整的港口,使之成为国家主要港口,并向国际中转港方向发展;扩大厦门港范围,将厦门港逐步建成以集装箱干线运输为主的多功能现代化国家主要港口;着力开发福州港外海深水港区成为国家主要港口;争取开发建设三都澳港,形成在大陆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港口群之外又一重要港口群——海峡西岸港口群。
二)西进:打通中部 边界崛起
1、打通中部

    经济区的影响力主要有“虹吸”和“辐射”两个作用。依赖经济发展快速地区的辐射,永远是相对落后的。一个地区要成为经济区,首先要提升自身“虹吸”能力,即将一定范围内的物流、人流、资金流等,“吸引”到本地区。我省对“长三角”、“珠三角”两个经济区要产生“虹吸”作用,目前还是不可能的。提升“虹吸”作用的主要方向轴线应是江西、湖南、湖北,并逐步向河南、陕西、四川、甘肃方向延伸。
    国家提出“东中西互动”特别是“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给福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位能否确立,海峡西岸经济区这盘棋能否充满活力,化劣势为优势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打通中部。呼应国家“东中西互动”战略的新布局,以交通为突破口,打通中部,福建发展将一通百通。
    山的阻隔是福建的劣势,也是福建“西进”拓展经济腹地的障碍。福建对接两洲固然重要,但是由于西进的瓶颈制约,使福建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台湾和港口等优势,促进与中部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在与两洲合作中,由于两洲的强势,福建也处于不利的地位。打通中部,建设以港口为龙头,以铁路、公路为骨架的连通福建沿海与内陆省份之间的运输大通道,形成福建省快捷的西进物流通道,引导内陆省份的物流、人流、资金流直接流向福建,使福建的港口优势得到充分挥,形成“东中西互动”,这不仅可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拓展福建的经济腹地,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辐射功能,而且也能够带动边界崛起。一旦中部打通,与中部相连接的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边界城市,就可以充分利用铁路与公路等交通线,带动福建边界与中部地区物流、人流、资金流的互相流动,实现从地缘相承到区域对接,从区域的延伸到产业对接空间的延伸,带动整个边界地区的发展。
    打通中部,关键在交通。以沿海港口发展为取向,加快港航东出通道及连通沿海港口与内陆省份的西进通道建设,使港口和铁路、公路建设连为一体,通盘规划,构成辐射海峡两岸、连通内陆省份的立体交通网。
向莆铁路和龙厦铁路的规划建设应尽快提前。上海港陆地物流主要来自于长江、京沪线、浙赣线等“大动脉”;深圳港物流主要来自京广、京九线等“大动脉”,台湾高雄港陆地物流主要来自台湾贯穿本岛铁路和高速公路“动脉”(台湾70%货运量经高雄港进出口)。我省至今仅有一条铁路与京九铁路大动脉相连接,得益的主要是厦门诸港。港湾条件极佳的湄洲湾和三都澳湾诸港因至今没有铁路相接,无法发挥其资源优势。我省现正积极地筹建温(州)福(州)铁路和福(州)厦(门)铁路,虽说能使这些港口连接铁路,但这并没有获取捷径与国内铁路“大动脉”相接,给港口带来的物流量极其有限。我省地处长三角、珠三角两个经济区之间,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速度目前大大逊色于两个经济区。我省沿海岸线通道打开,一方面可以接受到两个经济区的辐射,但另一方面,更加大了两经济区对我省的“虹吸”作用,而两个经济区的“虹吸”作用对我省又大于“辐射”作用。要大幅度提高我省物流量,提升我省“虹吸”作用,就要首先在我省中部打开往北方向的“山海”通道,由湄洲湾经三明直达南昌,取捷径连接京九、京广线两条“大动脉”。 向(塘)莆(田)铁路建设要尽快规划建设。
2、边界崛起
    边界崛起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大战略下的一个重要领域。边界的崛起,是福建沿海与内地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突破省际行政区划的界限,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福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同时也是与国家从非均衡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呼应。作为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区域,边界地区的崛起战略,更便于建立独特的吸纳、传导、协调和发展机制,更便于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更有可能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彰显个性,获得较快发展。
    实施边界崛起战略,要通过四大省际协作体系,创新机制,推进产业、资源、市场的分工协作,实现边界区域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区域一体化。北面、南面产业结构成梯次分布,产业互补性强,主要是接受广东、浙江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西面产业结构类似,经济实力相当,产业协作可能性最大。福建具备辐射江西等内陆省份的实力,江西山区的崛起需要福建吸收东部资金、接受东部产业转移、借船出海。由于连接中部的交通线通过西临界面,要重视通过借助这契机,加强产业协作,推动共同发展,打通连接中部的屏障,引导中部物流新走向,拓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腹地。
    以福鼎、邵武、武平、长汀、诏安五县为基点,与浙江、江西、广东相邻的地区通过交通对接、城市同盟、市场互通、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举措,集聚不同行政区边界地带的各种经济资源,获取“由外而内”的发展效应,逐步发展成为省际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核心。可以赋予五个县市为地市级权限和省直辖权限,着力降低行政壁垒和对市场拓展、产业集聚和城市生长的制度障碍,促进边界经济带的崛起、与珠长三角洲以及内陆腹地进行跨行政区划的直接融入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形成。

 课题负责人:郑庆昌

课题成员:伍长南、江化开、王东炎、苏金福、林宇、张丽萍、潘扬彬、蔡雪雄

本文执笔:郑庆昌、伍长南、蔡雪雄、江化开、王东炎

 

Tel:0591-3722668   Fax:0591-3722667   Email:ty668@163.com
中国福州工业路568号
福建留学人员创业园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