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王 耀 明

 
    省委在2004年年初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省外境外反响热烈,得到了全省上下了一致拥护。经过近半年的充分论证和集思广益,省委在七届七次党代会上进行了专题研究,作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使这一重大战略全面进入了建设实施阶段。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之上,遵循的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同时还充分考虑到福建发展的时代背景、现实条件、区位优势和竞争需要。它体现了福建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福建立足省情、纵观全局、争取主动的重大战略转变,体现了福建把自身发展置于更宽的视野来审视、从更大的战略来谋划,也反映了福建人民谋求更快发展和服务全国大局的愿望。

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不断探索自身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略抉择是统领和驾驭全局的最高决策。改革开放以来,福建从未间断对发展战略的探索,在不同时期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构想。在1981年,提出了“大念山海经,建设八大基地”的战略思想;在1982年,提出了“以智取胜”的发展思路;在1983年,提出了“乡镇企业打头阵”;在1986年提出了“山海经继续念,山海田一起抓”的指导方针;在1991年,提出了“沿海、山区一盘棋”和“南北拓展,中部开花,连片开发,山海协作,共同发展”的战略构想;在1994年,提出了“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战略口号;在1995年,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闽东南开放开发,内地山区迅速,山海协作联动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发展构想;在2001年,第七次党代会作出了“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战略部署。应该说每个阶段的战略构想和思路都是立足于福建的发展实际,对促进福建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经济区域化,使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高度依存性的地缘经济。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资金、人才、技术等经济资源大规模跨国流动,各国经济都被卷入史无前例的国际分工协作之中。同时,遍布全球的区域性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均加入某一个或某几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区域化是当今时代的主要潮流,并成为本世纪世界经济中强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这两种并行不悖的时代潮流,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从国内发展看,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合作发展迅速,经济区域化趋势明显,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征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明显加快,国家西部大开发使以重庆为核心的“西三角”正在崛起,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使东北经济区重新焕发发展生机。外部形势的变化,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突破原有的发展思路,适时调整福建发展战略,必须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范围来审视福建的发展和战略定位,构筑超越福建自身发展的大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构想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特别是近年来,省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密联系福建实际,在历届省委的发展思路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深化“四个专题”调研和实践,相继提出了“四个三”、“四个二”、“六项举措”等,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明确、系统的发展思路。因此,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既是历届省委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的延伸、拓展和深化,也是福建对发展实践的科学探索的结果。

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大意义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大局所在、大势所趋、大任所托,它不仅明确了福建的发展方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方略,使福建在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参与国内和国际的区域经济分工和协作,而且将有力推动我国东南沿海连片繁荣,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和经济版图的重构;不仅在经济层面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政治层面上对服务祖国统一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客观需要。

随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台湾问题已成为中国未来政治经济十分紧迫而突出的课题。自从李登辉执政后期到陈水扁上台以及今年以微弱的优势连任,台独势力在两岸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历史文化认同上制造出新的矛盾和冲突,使台海局势随之出现再度紧张和危机,和平统一面临着新的变数。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归根结底要靠综合实力的增强,要靠做台湾人民的工作,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台军事斗争准备。福建面对台湾,有着一衣带水的地缘、一脉相承的文化习俗、同宗共祖的血缘,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功能性区域。通过建设一个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区,可以进一步密切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向心力,提高认同感;可以进一步密切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推动台湾产业从东岸向西岸转移,使两岸经济界互联互动、优势互补,提高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存度,促使台湾主动寻求两岸经济合作和融合;可以通过逐步开放西岸的农产品市场,加强农业合作,提高台湾农民对大陆市场的依赖,增进海峡两岸农民的经济交流和相互了解,削弱“台独”分子在台湾农村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台南地区的政治基础。同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将为入岛宣传和配合对台军事斗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说,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需要一个快速发展的海峡西岸,需要一个高度发达和全方位开放的海峡西岸。

2,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客观要求。

福建地处东北亚和东南亚经济交流的“要冲地带”、“两岸四地”的关键联接点、联接两大三角洲中间地段,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有力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台湾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尽管目前两岸还处于分治状态,但在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必须从更大战略来谋划海峡两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区域。海峡西岸具有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是祖国大陆与台湾距离最近的地区,必然成为大陆和台湾双向物流、人流最便捷的通道,成为承接东岸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两岸经济的对接和融合,将进一步加快两岸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从而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二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我国东部沿海的连片繁荣。海峡西岸地处东南沿海中部,介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结合部,加快海峡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增进西岸地区与两大三角洲产业分工与合作,既可使珠三角和长三角中国两大经济板块对接、互动有了富有实力和充满活力的中间联接桥梁,也有利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更好地发挥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三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东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提到:从香港到上海是太平洋西岸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海道。在这个黄金海道,已有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台港澳地区,沿此黄金海道建立中国黄金海道经济繁荣圈,将成为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当前海峡西岸地区是这一“黄金海道”上的最薄弱环节,这实际上已成为“黄金海道”上的一块“短板”,根据经济学的“木桶理论”,要提升这一“黄金海道”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就必须尽快把海峡西岸这块“短板”拉长,必须加快海峡西岸经济的迅速崛起。

3,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加快福建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深入推进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使福建原有的开放优势不断弱化。尤其是国内以板块为特征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势头日益增强,地处福建两端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不断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极。福建虽然地处我国两大经济区的中间地段,但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发展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可以通过对台湾海峡西岸地区的资源重新整合和产业重构,形成依托西岸资源优势和特色的新的区域经济板块,构筑以福建为主体的中国经济新的发展板块,不仅有助于福建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促进福建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内经济分工中更加主动,使以福建为核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毗邻的珠三角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与隔海相望的台湾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和产业互动,在错位式发展中拓展新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战略构想是把福建置于更大的战略背景来思考和布局,通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来促进海峡两岸经济融合并形成海峡经济区,进而使海峡经济区与相邻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最终推动以香港到上海“黄金海道”为轴心的“两岸三地”的中国东南经济繁荣圈的形成,并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极,成为太平洋西岸的经济“黄金海岸”,为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那么福建将处于这一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的经济圈的中心位置,福建的作用和地位的重要性就更加突显。

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良好的现实条件

从地理位置上看,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自然集聚,无法依存其他经济区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超越福建省域,跨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概念,区内具有地域分工明显、经济联系密切、中心城市支撑、市场体系统一、要素流动聚集等自身特点和对台的独特优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立足于海峡西岸区位优势和特点,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既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又有良好的现实基础。

1,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遵循的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一是从地理位置看,福建地处海峡西岸,依山面海,具有相对独立性、特殊性和平衡性区域特点,实际上已形成一个单独的经济发展区域。二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看,经济增长有个极化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墨汁”效应和“虹吸”现象,福建虽介于两个三角洲中间,但又远离两大三角洲,要得到两大三角洲经济区的“墨汁”效应,需要相当长的渗透时间,辐射作用也是极其微弱的,而相反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容易产生“虹吸”现象,出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南下北上”问题,造成对福建经济的“挤压”。建设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可以有效地增强海峡西岸地区经济的极化作用,促进西岸资源的重新整合,吸引更宽地域的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海峡西岸“区域极”流动和集聚,从而推动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地区,进而使海峡西岸成为区域经济的“辐射中心”和“集聚中心”。三是从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看,产业转移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梯度依次推进,福建的发展不可能寄托于等待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需要构建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主动参与国内外经济的分工和协作。根据上述分析,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不仅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2,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符合发展实际,具有良好的现实条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福建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完善,产业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投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经济增长后劲显著增强。一是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区域基础条件。沿海地区形成了功能较为清晰的港口群,厦门、福州两个港口已进入全国十大港口行列,成为我国重要的枢纽港,特别是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越居世界第29位;陆路已相继打通了北承长三角、南联珠三角的高速公路南北大动脉,十条出省公路也已全面改造升级,温福铁路和福厦铁路已将相继动工,运达便捷的区域交通大格局正在形成,同时我省拥有厦门、福州两个干线机场和泉州、武夷山、连城三个支线机场,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特别是随着电力、水利、交通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我省基础设施体系将由初步适应型向适应型转变,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二是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经济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2.5%,2003年实现生产总值5241.73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十一位,人均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七位,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三是已经基本形成了区域主导产业。近年来,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结构逐趋合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快速,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在全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已经逐步显现。特别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化三大主导产业的作用进一步凸显,2003年三大主导产业占全省规模以上的工业产值的47.4%,主导产业的壮大带动了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提升了区域竞争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四是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发展基础。近年来,通过强化农村教育、扩大高校招生、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使我省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与经济得到了同步发展。所有这些,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立足区位特点,具有明显的独特优势。

一是对台优势,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最大优势。海峡西岸是台商投资大陆的最密集地区之一,台湾也是福建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之一。目前东西两岸之间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产业、石化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等产业集群,两岸之间产业经济要素整合效应、技术波及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已初步显现,二是开放优势。福建是全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已呈现出从沿海向山区延伸,从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推进,从单向“引进来”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拓展的开放态势,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外向拉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体制优势。福建是全国综合改革实验区,在国有企业、基础设施投融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经济市场化程度名列全国前茅,民营经济占居经济的“半壁江山”,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合作奠定了良好的体制环境。四是人文优势。爱拼敢嬴体现了福建人敢闯敢试、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也是福建文化的独特风格。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有1088万闽籍华人、华侨,他们始终不忘家乡,为福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上福建英才辈出,涌现出林则徐、严复、陈嘉庚、冰心等许多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今有许许多多福建籍专家的研究成果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仅两院院士就有100多位是福建籍。这种独特而悠久的福建文化,既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文化认同的基础,也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注入发展的活力。此外,福建还有众多优良的港湾、辽阔的海域、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水资源、特色的旅游景观、多姿的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这些独特的区域资源优势,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明确要求、科学布局

1,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施要求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取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支撑作用和优势产业的主导作用,通过不断创新来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促进区内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着眼于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充分发挥联接两大三角洲经济区的传导整合作用和“两岸三地”经贸合作的平台作用,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阔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分工和协作,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两岸三地经贸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国内外各种资源要素的重要聚集地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基地。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对外开放的经济区,是协调发展的经济区,是全面繁荣的经济区。对外开放的经济区,就是要继续坚持以开放促发展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福建作为全国先行开放省份的优势,提高区内遵循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办事水平,促进区内法律法规体系的统一性、规范性和透明度,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制度安排,使经济区具有参与国内外经济分工协作的良好制度环境和开放氛围。协调发展的经济区,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进一步缩小区内城乡和山海发展差距,同步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能力,使区内经济发展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协调。全面繁荣的经济区,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要实现区内城乡间、地区间的共同发展,更要注重区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切实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区域,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

2、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布局

战略研究是要解决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战略本质特征就是在于争取全局的主动性。实现战略构想,关键在于要有科学的战略布局。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总体布局上就要加强区内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推动各方面发展的良性互动,形成“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对外开放、服务全局”的发展态势。延伸两翼、对接两洲,就是要做大做强福州省会中心城市,形成闽江口经济圈,以此带动闽东北一翼的发展;就是要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的龙头作用,形成闽南金三角城市群,以此带动闽西南一翼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向浙南、粤北延伸,不断推进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基础设施对接,促进东部经济板块在资源上的整合、优势上的互补,实现三个经济区连片繁荣。拓展一线、两岸三地,就是沿高速公路同三线福建段,依托现有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港口经济、产业经济,构筑区域经济制高点,抬高和拉长闽台港澳的经贸合作平台,促进两岸三地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密切合作,实现互联互动,共赢共荣。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就是从一线向内陆推进,通过加强山海协作,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密切与内地的合作,拓宽空间、拓展腹地,推动整个区域共同发展。对外开放、服务全局,就是整个经济区域都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加强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和技术交流,建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增长带,为全国经济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新的贡献。

    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重点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领域,当前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把科学发展观贯穿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从海峡西岸的发展现状看,经济增长方式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经济结构不合理和产业竞争力不强问题还十分突出,城乡间、地区间和不同人群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资源、环境、人口、就业的压力日益增强,城市化、工业化还十分繁重,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把经济建设与人口数量控制、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永续利用、效益质量提高、社会事业进步等有机统一起来,推进整个区域走上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加快发展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首要任务,任何时候都要盯住发展目标不动摇、解决发展问题不放松、落实发展措施不打折;就是要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取向,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区建设的最高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切实提高经济区的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加快区内经济一体化进程。要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进一步淡化行政区划意识,削除各种体制性障碍,使海峡西岸地区经济文化融为一体。一要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规划。通过制定统一的产业政策导向,避免区内各自为政、低层次竞争、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等问题,逐步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加强区内的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为区内各种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二要构筑区域的统一市场。加快建立和完善区域市场运行机制,整顿和规范区内市场秩序,彻底削除区内非市场壁垒,逐步形成大流通与统一市场的框架,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为区内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实现生产要素的西岸经济区内的无障碍流动、循环、集聚和整合。三要进一步优化区域的制度安排。通过制度创新和深化改革,使区内经济运行规则更加制度化和统一化,特别是在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分配制度、法律制度等方面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的体制性障碍,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四要充分利用宁德和温州、漳州和汕头、龙岩和赣州语言相通、民俗相近、经济来往密切等有利条件,打破省际行政区划制约,加快边界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3,着力构筑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的发展是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繁荣的重要基石。产业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培育产业集群必须通过集聚来实现,只有把相互配套的企业、相互关联的企业集聚在一个合理半径的区域内,形成以产业链相链接的产业群,才能产生集聚效应,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形成优势产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促进企业、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的有效集聚,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集中、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培育产业集群要注意做好几个结合:一是要和实施项目带动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关联度大、带动力强、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链群的重大项目,来带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带动相关联的企业向同一区域集聚。二是要和培育产业链结合起来,通过上游带动下游,下游促进上游,双向推进,使上下游企业围绕产业链集聚。三是要和现有的各类园区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好我省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和台商投资区的功能性作用,促进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向园区集聚,使各类园区成为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区域性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四是要和主导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围绕我省已经确立的电子、石化和机械三大主导产业,在现有产业链基础上,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努力寻找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积极进行产业配套,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五是要和壮大中心城市结合起来,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发挥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形成环中心城市布局的若干优势产业集群。六是要和培育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结合起来,通过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带动效应,促进产业集群形成,从而带动我省众多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我省产业发展的整体配套能力。七是要和区域间、国际间的产业合作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区外、国外的资金向我省产业层次高、带动性强的领域投资,拓展产业链群,使集群效应随产业链的延伸而增强。培育产业集群还要充分发挥海峡西岸港口众多、水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推进“大进大出”的临海重化工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并积极争取国家将用水量大的基础工业和能源工业等向我省转移和重新布点。

    4,加快培育中心城市。区域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区域城市实力的抗衡,中心城市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心城市,就是能在一定范围内的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起核心作用的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龙头作用、支撑作用、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是区域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人力资源集聚的有效载体。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依托中心城市的支撑,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福州、厦门、泉州是我省三大中心城市,对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厦门要发挥好经济特区的龙头作用,福州要发挥好省会城市的带动作用,泉州要发挥好侨乡的先导作用,三大中心城市要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要素配置中心、产业扩散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发动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辐射源和支撑力量。漳州、莆田、宁德三市,要从连接和延伸沿海经济主轴出发,主动连接中心城市,通过规划引导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南承北接的通道功能,促进沿海城市带的形成。南平、三明、龙岩三市,要围绕对接沿海、辐射边界、拓展腹地,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发挥承东启西的通道功能。通过次中心城市与三大中心城市的连接和对接,使我省城市体系总体布局形成以三大中心城市为核心、紧密互动的城市网络。在发展壮大个体城市的同时,要积极推进城市联盟,按照统一规划、整体布局,促进联盟城市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要求,做好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促进城市的功能和布局进一步优化,使中心城市发展与区域生产力布局和培育产业集群更加紧密结合。要认真研究中心城市周边行政区划调整问题,积极消除中心城市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壮大中心城市规模,增强中心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力、集聚力和吸引力。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04.4))

 

Tel:0591-3722668   Fax:0591-3722667   Email:ty668@163.com
中国福州工业路568号
福建留学人员创业园2-409